第512章 刘琰的战斗之陈氏风骨
曾经荣盛一时的大汉王朝快速的混乱,而这混乱的根源,便是三方争权夺利,互相斗争不断。 其中宦官,外戚,清流名士,各自占据一方,却又都想要独立朝堂。 那个时候世家反倒成为了大汉朝堂的背景板。 很可笑的事实,作为世祖光武帝许诺的朕与世家共天下的主角世家,却是一度成为了这天底下最被排斥的实力之一。 而那些没有卵蛋的宦官,靠着女人上位的外戚,还有清流名士却慢慢的浮现于朝堂之上。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世家选择了与清流名士合作,或者说他们主动的荣辱进去。 同时宦官和外戚这对不知道几辈子的怨侣也不断的分分合合,毕竟他们也是恩怨久远。 外戚是靠着自家的女眷入了宫,而自己得了位置,这两方势力都需要仰仗宫中之人。 而清流名士和他们两方谁都看不上眼,这是天生的对视,在这种斗争之下,世家发现自己被坑了。 清流名士的脾气太臭太硬了,对谁都不知道任何的收敛,一门心思撞在了那皇宫院墙上,不断的请求诛杀宦官清理外戚。 甚至手段惨烈,让他们的那些队友都有种的感觉到了害怕。 这其实才是第一次的寒门疯狂崛起,那个时候,是清流名士的战场。 为了遏制这清流名士,大汉的两位皇帝,先后掀起来了两次闻名天下的“党锢之祸”。 几乎将这天底下最为著名的清流名士都一棍子打了下去,流放斩杀者不知几何,让这天下的请求明示无不为之扼腕。 而且那个时候的清流名士和现在的清谈名士可完全不是一样的。 清谈名士,顾名思义只会清谈,你会感觉他们仿佛什么都会一点,但是真正坐上去,他们仿佛有什么都不会一样。 而清流可不同,这些人之中,随便说出一些都能够让人记忆深刻。 重振冀州,安抚百姓,平定流寇,意图刺王杀驾,改天换地的冀州刺史王芬。 单骑入宜城,一手联世家,一手杀宗贼,坐拥荆州九郡披甲十万镇天下的汉室宗亲刘景升。 门徒便天下,弟子震世间,一身风骨傲古今的天下名望,陈太丘。 而这个陈太丘就是现在颍川陈家公认的另一位老祖,一人身死,天下为之哀伤的存在,无数名士在其膝下听讲明悟,无数重臣奉其为师长。 陈家是当年战国之豪强田氏齐国的后人,他们是正经儿的诸侯后裔,无论从出身,还是从家族名望,他们都要比司马氏高贵太多太多了。 可是即便如此,陈氏一族也从来没有过想要取代谁而成为谁的想法。 不是做不到,而是他们真的没有。 陈太丘如此,陈氏二子如此,陈群如此,陈泰也如此。 他们就如同当年的荀家一样,纵然权利滔天,纵然威望正隆,但是他们不会去做。 因为他们恪守自己的底线。 荀彧知道,当年能够平定天下者,能够让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人,一定是曹孟德,而不是刘协。 这是他为何忍受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忍受不断的失望一次又一次,却仍然坚持的原因。 不是荀文若眼瞎,也不是他不够忠心,而是刘协不够优秀。 他或许没有想到曹孟德会变化的那么快,但是不代表他会后悔。 他的眼中没有世家豪门,没有寒门士子,他的眼中,只有天下,只有百姓。 而陈家也是如此,当年陈太丘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 陈家当初在他的这一代已经算是即位没落了,甚至可以说是清寒。 但是陈太丘陈寔却是生生的靠着自己的品格成为了颍川之地的青年领袖,让人们忘记了他的家族,甚至以他为家族。 第一次党锢之祸,他被囚一年,遇赦得免,被大将军窦武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 然后这件事情再次失败,宦官是黄皇权的延伸,他们注定失败,然后他再次被波及。 第二次党锢之祸又遭株连,但是当朝廷之中的位子一旦有了空缺,朝廷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这就是当年的陈太丘。 可是这一次,他拒绝了所有人,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知道了自己的本事已经无法改变这个天下,他两次被流放,被囚禁,他看到了这天下的苦。 他知道单单凭借他一个人,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所以他选择了留在家乡颍川,广开陈家之门,欢迎四方来客,欢迎无数士子。 没人知道他到底教化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他到底接纳了多少士子。 那时候的人,只知道,当你想要求学,想要学会一些东西的时候,就去颍川,去陈家,去找陈太丘。 他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会的一切东西全部都交给你们。 他会倾囊相授,只要你有足够的才智,你变可以继承他的衣钵。 那个时候,他与其子纪、谌名重于世,父子三人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命,率皆同时,羔雁成群,丞掾交至,豫州百城皆图画实、纪、谌父子三人形象。 很难想象到,在那个陈家最为昌盛的时代,他们父子三个人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所有,放弃了他们出将入相的机会。 专心在这家乡之中,好生教导各路士子,无论是寒门还是士子,甚至那种连门都没有的想要求学之人。 无论是天资聪颖之人,还是那天性愚笨之人,都是如此。 那时候,莫要说颍川,这个中原,乃至整个天下都对这个颍川的陈太丘敬重不已。 那个时候,北有马氏一族,南有颍川陈太丘。 当初的颍川四长之中的另外三个人钟皓、荀淑、韩韶都是以陈太丘为主。 这就是陈家,当初的陈太丘父子三人如此,之后的陈长文没有其祖父和父亲的那种配个高尚,他步入了仕途之中。 但是陈群仍然保持着他们陈家所有的风骨,他从来不会做任何违心之事,也同样保持着世家的底线。 当初陈荀二家执掌天下世家的时候,虽然陈群和荀彧两个人对待寒门的态度不同,但是陈长文对于寒门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当年陈太丘去世之后,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中郎蔡邕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征士陈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声施于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晦殁号,不两宜乎。” 陈群一生虽然做了不少不好诉说功过之事,但是在这良心上,他却是不错。 当初所有人都不敢劝谏曹叡的时候,是陈群站出来,有过言辞激烈,有过巧言劝说,总之他在为天下计。 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嗣任,这是看在了陈家的面子上应该做的。 但是曹叡追思陈群之功德,于是分给陈群户邑,并封一子列侯。 这是曹叡,或者说天下对于陈群的认可。 总有说富不过三代,但是陈家已经绵延了好多好多代,而陈泰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很多人都知道,陈泰比陈家的先辈都要差上不少的,但是陈泰仍然坚定的走在了这朝堂之上。 他很多事情都看的出来,但是看得出来,他也为了家族,为了亲眷选择了漠视和相顾无言。 直到这一次,他不想再继续忍下去了。 “陈家若是只剩下了这等人,那陈家灭亡,也是情理之中。” 一夜过后,陈泰没有任何的休息,没有任何入眠的意思,他就在房间之中老老实实的跪坐在桌案之前,静静的等待着天亮的到来。 日出东方,今日是一个好天气,只不过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十分的压抑起来。 今日的陈泰将自己梳洗干净,没有穿朝服,也没有披甲,反倒是穿上自己最为郑重的一件衣服。 颖阴侯爵的侯服。 颖阴陈家,颖阴侯,这就是陈家的殊荣,便是荀家,都得不到的侯位。 皇宫之外,早早的就已经有人等候再次了,但是今日没有人打开宫门,司马昭的府邸之外也同样聚集了很多的官吏,但是同样也没有人打开司马府的大门。 除了官吏之外,这皇宫之外还聚集了无数的士子和年轻人,他们都是各方势力的子弟,也是各个心中尚且还有热血的年轻人。 今日他们不知道为何全部都聚集在了这里。 当然,也有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只不过他们不敢说罢了。 最前面是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人,这是这大汉的名士,鲁国名士刘琰。 当年季汉先帝刘玄德的心腹之人,也是这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如今就站在了人群之中,所有人对他都是敬而远之的状态。 他们知道,这位老人今日,不是来朝贺的。 就在所有人安静的等待出头鸟的时候,就在刘琰看着时间差不多要出手的时候,突然一阵喧哗从远处慢慢的出现了。 那些在司马府外等候的官员士子此时都疯狂的朝着这里冲了过来。 而他们簇拥着的就是那位颍川颖阴侯陈泰。 “还请刘琰先生稍等片刻,这是我大魏之事,便让我大魏自己来解决可好?” 陈泰缓步走到了刘琰的面前,看着苍老的刘琰,他躬身行礼,态度坚决,让人惊讶。 而刘琰看着这身打扮,这副模样的陈泰,先是一个惊愕,紧跟着微微点头。 “当年,老夫也曾经有幸在陈太丘门下听讲,与陈纪那厮为至交好友,成天去你们陈家蹭吃蹭喝。 那时候,你父亲陈群叫某家一声叔父,其实某家和他关系不错,真的挺不错的。 甚至于某家进入先帝麾下,也是因为你父亲的举荐。” “小子知晓,小子按理来说,应该叫先生一声叔祖。” “哎,罢了罢了,简宪和那个老东西曾经说过,什么辈分儿不辈分儿的,都是占便宜的,你我又无什么血缘在身的交情。 当初老夫受你陈家大恩,如今看到你陈泰,欣慰,甚是欣慰。” “多谢先生。”陈泰再次躬身行礼,之后就在刘琰的目视之中,缓缓的起身,缓缓的走到了这皇宫的门口。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朝中官员开始聚集在了陈泰的身后。 他们静静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男人,这个也已经可以称之为老夫,被人称之为老家伙的男人。 “镇军将军,颖阴侯陈泰,求见陛下,请诛国贼!” “镇军将军,颖阴侯陈泰,求见陛下,请诛国贼!” “镇军将军,颖阴侯陈泰,求见陛下,请诛国贼!” ...... 一声声的嘶吼,一声声的厉喝,越来越多的人被震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将这句话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传到了司马昭的耳中。 “砰” 司马昭最喜欢的玉珏他失手摔在了地上,碎成了碎片,这一刻司马昭脸色苍白,眼神之中仿佛也带着一种绝望的感觉。